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风采
2022年11月23日     
“疫”无反顾 向暖而战 “没有谁生而伟大,只是选择逆风飞翔。有一种力量,叫“同心协力”,逾越冬天,可盼春来;有一种坚守,叫“严防严守”,风雨无阻,一丝不苟;有一种骄傲,叫“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向险而行。2022年11月19日的襄阳,疫情再次来势汹汹,全市上下奋力投入抗击疫情斗争中。疫情就是命令,襄阳市第九中学(市旅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迅速组织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大部分老师被封控在家里,学校还有1200多名住读生和59户家属。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和师生正常生活,学校迅速召集45名教职工值守学校,成立了疫情管控期间工作专班,分为决策部署、疫情防控、校门防控、家属楼防控、教学管理、学生生活(心理)、文件材料七个工作组,并配备校内临时年级(专业)主任及临时班主任。 2022年学校的抗疫先锋队不断壮大,老师们或是化身可爱的“大白”、或是化身信息采集员,奔赴一线,一起投身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11月16日晚,学校突然接到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我校志愿者教师在经历了白天一场全员核酸检测后,虽然已经筋疲力竭,但仍然坚持奋战在抗疫前沿——“我报名!我愿意战斗在第一线!”是全体志愿者教师们共同的心声。  有的老师刚上完一天的课,疲惫不堪;有的老师孩子刚一两岁,还在家里等着妈妈;有的老师汗水已经浸湿了衣服,脸颊上早已被口罩勒出了痕迹……但是大家勠力同心,无一人喊累,纷纷服从安排,奔赴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进行核酸采样工作、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协助运送物资、耐心解答问题、进行信息录入……他们不讲条件,恪尽职守,把共抗疫情,共护校园安全作为自己的职责。  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11月19日下午,疫情形势愈加严峻,学校按要求紧闭大门,在这种危机时刻,能到校的老师纷纷报名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深秋寒夜,更深露重,老师们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告别了自己的父母与孩子,来到学校。有的老师直接住进了学生宿舍;有的老师在没有电的老旧房子里独自摸索,还有的老师直接在办公室打起了地铺,都做好了共克时艰的准备!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学校部分老师被封控在家,然而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课程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一块屏幕一支笔;一束灯光一本书成为了老师们的标配。虽相隔于网络云端,但老师的关怀与教导时刻在线……  他们从三尺讲台的为人师表,到线上教学的最美主播,再到疫情防控的抗疫战士,从教室,到线上,改变的是教学方式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学校管控期间的安全感,是“红马甲”们的门口严防严守,是日复一日的核酸检测,更是每天穿着防护服教师们的坚持!校园值守的45名教师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他们默默付出,汇光成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展示了教师的责任担当与大爱情怀,更给予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疫情当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人,以我自身之微光,照亮身边人前行之路,这就是志愿者的意义所在!”在这场抗疫之战中,每个人都是战士,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贡献个人力量,况且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校两千多人都在并肩作战!作为学生的“班爸”、“班妈”,在安排好学生学习之余,也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操碎了心:面对学生的烦闷与焦躁,他们会细心观察、耐心开导;面对学生的突发状况,他们会及时关注,并悉心陪伴;面对学生的吃饭用水等生活难处,学校会先行垫付,他们也会主动帮学生充值……  这段时间,所有老师都是高负荷的工作量,她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校园内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个个挂着黑眼圈,不顾风雨,他们只想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大家生活、学习的有序进行。 其实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是很年轻的女孩子,她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她们也是孩子的妈妈,她们同样受着疫情带来的影响,她们也会担心害怕、也会疲惫、也会难过。但是她们不能,因为学生还需要她们,所以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下了所有,选择在疫情面前,成为学生们的坚强榜样。晚自习,深秋雨夜的九中教学楼灯光通明,璨若星河。这里,闪耀知识的光芒;这里,还有校长的守护。晚上11点,王雅校长不畏严寒,站在学校门口,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接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标杆,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 战“疫”不停,行动不止。留校的45名值守教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奉献精神、崇高师德彰显师者担当!
2020年03月18日     
       李莹,襄阳市第九中学一名普通党员教师,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她积极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入户排查武汉返襄人员、排查楼道易燃易爆物品、定点帮扶独居老人订菜、送菜、防疫点位值班、入户测量体温,统计包保楼层日测体温等。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作为一名高二年级的生物老师,她还要为学生做好网课直播,为了不耽误志愿服务,她经常备课到凌晨。社区多次倡议非教师党员多承担志愿服务,但是工作一来临,她总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问她为什么这么拼,毕竟家里还有一个2岁的小孩没老人照顾,她表示:“党员就该在关键时刻冲在群众们前面,跟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坚守防疫一线。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教,相信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懂的。        
2020年03月18日     
(全媒体见习记者周夏梦 通讯员孟萍)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党员教师一直“在线”。不管是社区志愿服务,还是解答学生家长疑难,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襄阳市第九中学的党员教师谢珺自觉承担起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您好,是中观社区吗?我想报名成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我们只招募专职志愿者,每天全天候做志愿服务,你能行吗?”“没问题,我可以每天报到!不过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能否上网课时请假,上完课可以继续投身志愿工作。”就这样,谢珺从一通报名电话开始了的“红马甲”逆行之旅。 谢珺,中共党员,现任于襄阳市第九中学。春节期间,她返回十堰老家,本计划和久未见面的亲朋好友相聚,不料,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大家只能“宅”守家中。一天,她在楼道里看到了“红马甲”们的身影,便毫不犹豫拨打了社区电话,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参与自己居住的十堰铁兴苑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2月21日,该小区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天下午谢珺参加小区临时党支部召开的紧急会议。“大家都是党员,党和国家需要我们,我们不冲在前面谁冲在前面?各小组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防止再出现新增病例,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听着临时党支部侯书记的讲话,她深感责任重大,要关键时刻冲在前,做在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物资采购组的一员,接到任务后,每天早上八点半,谢珺准时到社区签到,坚守在小区便民服务点处等待居民前来登记所需的生活用品。由于是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退休职工和孤寡老人,她要耐心聆听、细心询问。“您好,是登记买菜吗?可以想好三五天的菜单,这样可以节约一些口罩!再确认一下,您的电话号码是……”每天这样的话语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常常工作半天喝不上一口水。这些大爷大娘中,许多儿女不在身旁,现在她就是驻守在他们身边的子女。 谢珺同志每日八点半准时到岗 谢珺同志在便民服务点登记生活所需物资 每天中午,是最繁忙的时刻。卸菜、搬菜、发菜,谢珺和队员们要在短时间内熟练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减少居民外出逗留时间,降低被感染风险。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她个头小、又是女生,肯定没力气,但她一直自诩“女汉子”,真干起活来一个顶仨。一袋大米,一壶油,一件牛奶……她拎起这些重物来,也可以健步如飞。
2020年03月18日     
      刘之钰是襄阳九中的一名党员教师,她的孩子尚在哺乳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向居住地王寨社区报到,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防控初期,刘之钰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向物业申请桌子设立检疫点,建立小区第一道关卡。随后,她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告知书,引导社区居民科学积极应对疫情;主动防控,耐心劝返下楼散步的居民;清理小区路面卫生,并用酒精喷洒电梯间、楼道、垃圾筒,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环境。疫情防控关键期,她主动和其他党员走访入户挨家排查测量体温,连夜将统计好的数据制成表格,上交社区。        作为教师,刘之钰还要承担网络课程教学任务,工作之余前往社区防控点值班。值班结束后,她经常帮忙分发物资,维持秩序。为保证小区居民和配送人员零距离接触,她还充当搬运工。 考虑到刘之钰正在哺乳期,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她在家休息,她却说:“我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只要做好自身防护就没问题,我也熟悉防疫工作的流程,很多邻居都认识我,他们看见我放心。”        刘之钰虽然是一名“90后”,却有10年党龄。“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遇到困难冲锋在前,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教育我的学生、我的孩子。” 刘之钰说。
2020年03月18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高中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双报到”,在战“疫”中体现着自己的担当。       年近六旬的临时党支部书记       为了全面推进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建新路社区总支研究决定我校党委副书记张贤华同志担任市九中家属院居民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 临时党支部成立的当晚,张贤华同志立即组建临时党支部微信联络群,做好明确分工,安排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将临时党支部分为校园巡查组、入户调查组、生活物资配送组、门卫值守组、突击队5个固定小组,通过定人定岗的方式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序、有效落实。在开展体温日测、防疫值班、院内巡查等日常防疫基础上,随时协调完成社区交办的临时任务,同时承担签证盖章等诸多琐事。要知道他已年近六旬却常常工作到深夜,在这样的“重托”下他坚持做到不负人民! 张贤华同志在市九中参加校园值守 主动请缨的支部书记 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彰显担当。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高中党支部书记孟萍同志在完成社区分配的防控任务的同时,主动找到小区负责人要求多安排一些志愿活动。她还灵活运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组织23名党员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凝聚战“疫”正能量。网课结束,社区发来的统计表开始,她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一天,看着四岁孩子渴望的眼神,她的心里满是愧疚,只希望疫情的乌云早日散去,尽早迎接雨后的彩虹。 孟萍同志在建新社区值守 90后专职志愿者 作为一名90后党员,谢珺同志从2月21日她居住的小区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义务反顾地申请成为一名专职志愿者。她负责生活物资采购,每天中午是一天中最繁忙的。卸菜、搬菜、发菜......她能在短暂的时间里熟练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减少居民外出逗留时间,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虽然有被居民误解过、抱怨过,但是她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定能和居民携手打赢后方防疫战! 谢珺同志在帮忙分发生活物资 滞留甘肃的主播 孙聪同志假期陪爱人回甘肃探亲,因疫情无法返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防疫抗疫另一个战场上,她做起了导演、编剧和演员,守护着自己的职业。一听到网络教学,二话不说买了台新电脑解决硬件需求,家中并未办理宽带,就开热点解决网络需求。直播过程偶尔出现卡顿,但学生反馈:“孙老师已尽力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直播教学,我们会努力听讲不辜负孙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的”。 孙聪老师在直播授课 每一个寒冬都会过去,寒冬过后即是暖春。疫情无情人有情,一个多月来,举国上下心手相牵,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当前,战斗仍在继续,但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2020年03月18日     
     “孙爷爷,今天的体温还正常吗?”“张奶奶,您今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李大哥,家里的菜还够吃吗?”每天一大早,檀溪社区102小区机运站1栋的楼道里,不时传出一句句贴心的问候。这是襄阳九中(市旅游服务学校)党员教师叶晓雨正在挨家挨户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信息登记,统计局民生活物资上的需求。          自开展“双报到”工作以来,叶晓雨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虽然我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们那样战斗在抗疫一线,但我可以尽己之力服务好身边群众。” 檀溪社区102小区机运站1栋有3个单元45户居民,其中大多是老年人,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叶晓雨主动要求包保这栋楼。她说:“疫情期间,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更需要我们细致周到的关心与帮助,为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实际困难。” 每天,叶晓雨除了常规的入户排查体温外,还要协助社区登记滞留在襄需要返岗或滞留外地需要返襄的人员信息,帮助包保楼栋的68位居民注册健康码并叮嘱他们每天坚持打卡,上门发放政府补贴惠民蔬菜,帮助多户居民扔垃圾,为老人购买急需药品,帮忙购买小孩急需的尿不湿、奶粉等物品……每天楼上楼下跑几十趟,居民们看在眼里,都心疼地说:“党员同志太辛苦了,有你们真好!” 叶晓雨协助社区为居民发放蔬菜        在注册健康码的过程中,70多岁的张奶奶不会使用手机,叶晓雨立即联系她远在天津的儿子,为他耐心讲解健康码的注册问题,提醒他每天帮助张奶奶打健康卡;80多岁的独居老人唐奶奶没有子女,不会使用手机注册健康码,她说:“您不用操心,我帮您注册,每天来帮您打卡。” 工作中,叶晓雨细心地观察到,有两户独居老人每天都会早早地站在门口等她上门询问情况。“老人们最需要的是陪伴,疫情期间,子女无法上门与他们交流,内心很孤独。”叶晓雨知道他们希望有人和自己聊聊天,于是,她每次会隔着门跟老人多说几分钟话,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分享生活趣事和热点新闻。        疫情期间,叶晓雨除了辅导孩子作业、上好网课、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外,还充分发挥自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优势,主动加入襄阳疫情心理援助咨询群,为焦虑人群提供心理疏导。目前,她开展疫情援助讲座和分享会4场,受助人群达3000人次。
2020年03月16日     
       吴志强是襄阳九中的一名党员教师。疫情暴发后,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参加社区和校区抗疫任务。             疫情防控期间,襄阳九中的值班任务较重,一班连续值守3天,每天从上午8:00到晚上8:00,三班倒,每9天一轮。吴志强不怕苦、不怕累,坚守校园防疫志愿服务岗位。 同时,他积极为校区3栋居民楼的41户104位居民排忧解难:创建校园购物微信群,精选配货商家,与商家沟通、协商生活物资,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针对不会网上购物的独居老人,他主动上门指导;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住户,他每天入户统计,帮忙购物并送货上门。 吴志强在建新路社区进行信息统计录入       为全面、及时、周到地服务居民,吴志强还建立台账,按照楼栋号、单元号 、楼层门牌号顺序详细录入每个居民的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并配合社区和学校防疫调查需要,制作《全民排查统计表》《疫情防控入户调查表》《建新社区17.5元特价蔬菜包登记领取表》等表格,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按照上级要求,襄阳九中家属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吴志强积极参与临时党支部防疫工作,将创建的购物群改为工作群,及时向住户传达上级和临时党支部相关政策要求。抗疫期间,他服从临时党支部安排,积极做好入户调查信息统计、入户测体温、滞襄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统计,以及政府补助蔬菜包的信息登记录入、联络、组织发放等工作。       今年,吴志强的儿子读高三,在家上网课,需要督学和助学。吴志强在做好网络教学、学校执勤和社区值班工作的同时,还要抽时间辅导儿子,常常忙到深夜12点多才休息。但他从无怨言,只要学校和社区有需要,无论早中晚,他随叫随到,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的担当和作为。
2020年03月16日     
(通讯员 叶晓雨)“五组詹正明还差包谷种24斤”“ 二组杜传明老奶奶的哮喘病药只够管3天了”“ 在村的24名学生的教材还有6名没送到户” ……近日,吴涛和冯凯两位同志一到学校扶贫村就开始忙碌起来。 吴涛和冯凯两位同志简介: 吴涛、男、中共党员,出生日期1984年10月25日,2002年12月入伍,服役于海军机关警卫营,职务军械员兼文书,2016年1月转业分配到襄阳九中(市旅校)上班。2016年5月选派参与学校精准扶贫村——南漳县长坪镇赵岭村扶贫工作。 冯凯、男、中共党员,出生日期1974年6月,1990年3月至1993年12月在部队服役,1995年转业到襄阳九中(市旅校)上班。2016年5月选派参与学校精准扶贫村——南漳县长坪镇赵岭村扶贫工作。 社区抗疫战场的“勤务兵” 此次疫情爆发以来,他们两位同志皆是首批向居住地社区报到的党员。他们主动要求社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中最难啃的骨头交给他们,他们说:中国军人,国家有难,招之即回,虽然已经脱下军装,但一天是军人永远有军人本色。 从1月28日起,他们分别投入到了黄家湾社区和前进中路社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两位同志是社区的勤务兵,不仅每天承担社区疫情防控体温排查统计、值守点劝返劝离,上门送菜、买药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急、难、险、重的事情他们都主动承担,随叫随到。吴涛同志所在的黄家湾社区地处郊区、村村通四通八达疫情防控难度大,尤其是夜间防控是短板,他就主动请求进行夜间值守。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个寒冷、孤寂的深夜,他独自一人舍弃小家中的妻子和幼儿,坚守在村口的临时帐篷中,虽然清冷,但他的内心是暖和的。因为多年来的老毛病冯凯同志一直以来都深受膝盖积水、骨膜炎的困扰,一站时间长膝盖就很疼。但是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时,他从来都没有和人提及,每天穿梭在社区辖内创富鑫城小区、粮贸小区、泰安小区等多个小区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值守和入户排查等,他的膝盖是疼着的,但他一直默默忍受,咬牙坚持。他们认为:中国军人死都不怕,这点伤痛又算得了什么。 扶贫村抗疫战场的“贴心人” 作为学校精准扶贫村的驻村工作人员,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及时返回赵岭村,但是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们一直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协助村干部和村委核查外地务工返乡人数、统计滞留人数、六个小组上千名村民有无体温异常情况等等,他们每天详细掌握各种数据并及时进行电子录入统计。 接到驻村返岗通知后他们从市区马不停蹄的赶到村里,到达村里后来不及停歇,第一时间就踏着山区坑坑洼洼的山路走村串户,及时了解村民们的需要和困难,这就出现了我们文章一开始的情景。他们及时与村干部核对“账目”、为村里没有收到课本的孩子及时发放书本、帮助独居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协助农户筹备农资、与村干部分组逐户逐人摸排汇总,有外出务工意向118人,其中贫困户23人,种养殖产业所需的种子肥料饲料已分批采购,为农业生产做足了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即将全面展开,外出务工也迫在眉睫,产业发展还要稳步推进。与此同时,他们也主动参与村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他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从社区到扶贫村、从人民子弟兵到扶贫工作队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用担当彰显了什么是“离军不离党、建功新时代”, 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与广大干部群众筑牢了战“疫”防线。

©2007-2024 襄阳市第九中学(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 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风华路30号 邮政编码:441003

联系电话(传真):0710-3278400   备案号: 鄂ICP备17024382号